加拿大移民最低分數要求是多少?歷史上最低的加拿大移民分數出現在什么時候?
說到加拿大移民,很多人都會立刻想到那個讓人頭疼又好奇的東西——‘打分系統(tǒng)’。誒,你知道嗎?其實并不是每一次申請都要求高高在上的分數…有時候,機會就藏在那些意想不到的‘低谷’里。
這篇文章,咱們不聊虛的,也不堆數據,就想帶你看看:加拿大技術移民到底有沒有過‘史上最友好’的時刻?所謂的‘最低分’到底是多少?更重要的是……它真的代表你能輕易上車嗎?來吧,一點點扒開真相。
一、加拿大的打分制度到底是咋回事
先說清楚哈,現在大家口中的‘加拿大移民最低分數’,大多指的是聯邦技術移民(FSW)里面的CRS(Comprehensive Ranking System)打分。
這套系統(tǒng)從2015年開始用,滿分1200,主要看你幾個方面:
1. 年齡——年輕就是資本,20-29歲最吃香;
2. 教育背景——本科碩士博士往上加;
3. 語言能力——英語或法語越好分越高;
4. 工作經驗——本國or海外,都有對應的加分;
5. 是否有兄弟姐妹在加拿大、法語水平、適應力等因素也能額外加分。
然后,IRCC定期搞抽簽,每次公布一個‘分數線’,只要你的CRS分數高于這個線,就有機會收到邀請(ITA),進入永居申請流程。
二、歷史最低分是什么時候出現的
很多人問“最低分”,以為有個官方記錄叫‘史上最低’...
但對了!你要注意一點:這個分數每年都變,而且不同類型抽簽差別巨大。
比如說,常規(guī)池子(General Draw)一般都是綜合所有申請人一起抽,這類的最低分通常很高——基本上近年都在470以上…高的時候甚至逼近500+!簡直就是卷王爭霸賽?!
但是?。≈攸c來了。
真正的‘歷史性低分’,其實是近幾年才發(fā)生的——尤其是疫情之后。
還記得2021年初到中期那段日子嗎?因為旅行限制和邊境管控,大量原本符合條件的人沒法入境……結果呢?加拿大急了,開始定向撈人。
比如,他們在2021年6月專門針對‘純境內候選人’(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, CEC 類別)連著抽了好多輪……那時候你猜多少分能中?
有些場次居然跌到了**75分**!?!這還不算完,同年8月有一場CEC抽簽,最低分竟然只有**75分**??!沒錯,你沒看錯,不是475,是75!
當然啦,這種極低分數的前提是:那次抽簽只面向已經在境內的留學生和技術工人,幾乎等于‘內部消化’。
所以你看,雖然總有人說‘要五六百分才行’,但實際上,在特定政策窗口下,分數可以低得驚人……只要你站在正確的池子里。
三、為什么會出現這么離譜的低分
說到這里有人肯定會疑惑:75分也能過?這不是開玩笑吧?
別急,這里有個大誤解需要澄清:
當時那次‘75分’事件,并不是說CRS系統(tǒng)的評分規(guī)則改了,而是IRCC用了全新的篩選邏輯——他們繞過了CRS排名,改為按照申請?zhí)峤坏臅r間順序來邀請!也就是說,誰早遞交誰優(yōu)先,根本不管你是75分還是475分。
換句話說,那是‘特殊時期的特別操作’,本質是為了清庫存+留住已在加拿大的人才。
這種情況能復制嗎?很難。屬于非常態(tài)紅利期,過去了也就過去了……有點像‘限時折扣’,錯過就沒有。
四、現在還能撿漏嗎
回到現實:現在的形勢變了。
自2023年起,IRCC調整策略,更多采用‘項目導向型抽簽’,也就是按職業(yè)類別分開邀請,像是Tech類、 Healthcare類、Trades技工類等等。
這時候你會發(fā)現,某些緊缺職業(yè)的邀請分數確實比以往低了不少……有的甚至落在3XX區(qū)間,尤其是PNP關聯提名類別的抽簽。
所以說,與其糾結‘史上最低分’是多少,不如關注當下哪些通道更適合你。比如加拿大SUV創(chuàng)業(yè)移民項目,根本不走打分路線——只要你有個創(chuàng)新項目+獲得指定機構支持信,語言達到CLB5就行,完全避開內卷戰(zhàn)場!
而飛際移民這樣的專業(yè)團隊,正好擅長挖掘這類‘非傳統(tǒng)路徑’的機會。人家不做模板化服務,而是根據每個人的背景量身匹配方案,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那一扇門。
畢竟,移民這事,拼的從來都不是盲目沖高分,而是精準出擊。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加拿大移民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enchantingskincare.com/yiminshenghuo/11976.html